- 【执行标准】
- 《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 【药理毒理】
- 1、药理作用:本品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抑制Na+/K+/2Cl-转运系统。临床药理学研究亦证实了这是本品在人体中的作用位点,且对肾的其他部位没有作用。因此本品的利尿作用与药物在尿中的排泄速率的关联程度高于在血液中的浓度。托拉塞米可增加钠、氯和水在尿中的排泄量,但不显著改变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和酸碱平衡。2、毒理作用致癌作用:分别给予大鼠和小鼠9mg/kg/天和32mg/kg/天的托拉塞米,肿瘤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此剂量相当于人用20mg剂量的27-96倍(以mg/kg计)或5-8倍(以体表面积计)。大鼠试验中,高剂量组雌鼠发现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炎症,肾腺瘤和肾癌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但肿瘤的发生率并未高于历史对照。在动物试验中,其他的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在高剂量组亦发现类似的非肿瘤性肾损伤。致突变作用:在各种体内、体外试验中,托拉塞米及其在人体的主要代谢物均无致突变作用。上述试验包括Ames试验(加或不加S9)、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仓鼠骨髓微核畸变试验、小鼠、大鼠的程序外DNA合成试验等。生殖毒性:给予25mg/kg/天的托拉塞米(以mg/kg和体表面积计,剂量分别相当于人用20mg剂量的75倍和13倍)对雌、雄大鼠的生殖能力无影响。给予大鼠5mg/kg/天的托拉塞米(以mg/kg和体表面积计,剂量分别相当于人用20mg/天的15倍和10倍)和家兔1.6mg/kg/天的托拉塞米(以mg/kg和体表面积计,剂量分别相当于人用20mg/kg/天的5倍和1.7倍)未见胎仔毒性和致畸性。分别给予大鼠4倍或家兔5倍的更大剂量时可见胎儿和母体毒性(平均体重下降,吸收胎盘数增加及延缓胎儿骨化)。
- 【药代动力学】
- 托拉塞米片的生物利用度约为80%,个体间差异很小,90%可信限为75%-89%。药物的吸收受首过代谢影响很小,口服给药后1小时内血清浓度达峰值(Cmax),剂量在2.5-20Omg范围内,本品的Cmax、AUC值与剂量呈比例。与进食同时服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延迟约30分钟,但总生物利用度(AUC值)及利尿作用不改变。本品的吸收基本不受肝肾功能障碍的影响。本品在健康成年人、轻至中度肾衰及充血性心衰患者中的分布容积为12-15L,肝硬化患者的分布容积大约加倍。本品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半衰期约为3.5小时。肾功能正常患者服用本品后,肝代谢率和尿排泄率分别约为80%和20%。本品在人体内的主要代谢物为没有药理活性的羧酸代谢物,2个次要代谢物可能有一些利尿作用,但由于代谢的原因使其利尿作用无法显示。托拉塞米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99%),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的量很少,通过肾清除的大部分托拉塞米主要经近球小管主动分泌进入肾小管。失代偿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在使用托拉塞米后的肝、肾清除率均减少,可能分别由于肝充血和肾血浆流量减少所致,托拉塞米的总清除率大约相当于健康志愿者的50%,血浆半衰期和AUC值增加。由于肾清除率减少,只有少量的本品能进入髓袢内的作用位点,所以本品对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排钠作用低于健康志愿者。肾衰患者在使用本品后的肾清除率显著下降,但总的血浆清除率无显著变化。只有少量的本品能进入髓袢内的作用位点,所以排钠作用下降。肾衰患者若服用高剂量本品仍能获得利尿作用。由于经肝代谢消除后仍为原形药,所以本品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总血浆清除率和消除半衰期仍保持正常。肝硬化患者使用本品后的分布容积、血浆半衰期和肾清除率均增加,但总清除率不改变。除与老年患者肾功能下降有关的肾清除率下降(但总血浆清除率和消除半衰期不变)外,托拉塞米在健康老年受试者中的药动学与年轻受试者相近。
- 【适应症】
- 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
- 【用法用量】
- 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0mg,每日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可将剂量增至每次20mg,每日一次。
- 【不良反应】
- 约对4000例病人进行了本品安全性评价:其中800例使用本品至少6个月,380多例则超过1年。在这些病人中564例在美国进行了本品的临床试验,274例作为空白对照。本品的副作用通常是短暂的,与年龄、性别、种族或疗程无相关性。由于副作用而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3.5%(美国),而对照组为4.4%。在美国和欧洲,对充血性心衰病人因副作用而停药率为3.0%(38/1250),而呋塞米为3.4%(13/380);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停药率为2.0%(8/409),而呋塞米为4.8%(11/230);对肝硬化病人停药率为7.6%(11/170),呋塞米为0%。停用本品最常见的因素为(按发生率由大到小顺序):头晕、头痛、恶心、虚弱、呕吐、高血糖、排尿过度、低钾、严重口干、低血容量、阳痿、食管出血、消化不良。因这些副作用退出率在0.1%~0.5%之间。在美国进行的空白对照研究中与药物可能或很可能有关的大于1%的副作用有:头痛、排尿过度、头晕、鼻炎、乏力、腹泻、心电异常、咳嗽、便秘、恶心、关节痛、消化不良、咽喉痛、肌肉痛、胸痛、失眠、水肿、神经过敏。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本品日用剂量范围为1.25mg~20mg,多数病人服用5mg~10mg,疗程1~52天,平均41天。上述副作用只有过度排尿发生率托拉塞米组高于对照组。在高血压病的对照研究中,过度排尿发生率对照组为1%,托拉塞米5mg/天为4%,10mg/天为15%。在接受本品治疗的心衰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中过度排尿未作为副反应事件报道。临床研究中不能排除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有:房颤、胸痛、腹泻、洋地黄中毒、胃肠出血、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血钾、低血压、低血容量、血栓形成、疹子、直肠出血、晕厥和心动过速。有报道一病人使用本品后出现血管水肿,后发现此人对磺胺类药过敏。临床对照研究所列副作用未进行药物治疗相关性评价,关节炎以及其他各种非特异肌肉骨骼问题托拉塞米组大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痛风大于托拉塞米组。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及严重性与托拉塞米剂量无关。一例病人服用本品后因肌痛停药,对照组有一例因痛风而停药。低血钾:见注意事项。
- 【禁忌症】
- 1、已知对托拉塞米或磺酰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2、无尿的患者禁用本品。
- 【儿童用药】
- 儿童服用本品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尚未建立,应慎用本品。早产儿服用另一种髓袢利尿剂后,观察到因动脉导管未闭和透明膜病引起的水肿,偶尔与肾钙化作用有关,结石有时在X线片中几乎看不见,但有时呈鹿角形填充在肾盂中。有一些结石可以自行消失,氯噻嗪在与其他髓袢利尿剂合用后高尿钙症的发生率下降。其他患有透明膜病的早产儿服用另一种髓袢类利尿剂后,持续性动脉导管未闭的风险增加,可能与前列腺素E介导作用有关。未对此类患者使用本品进行过研究。
- 【老年患者用药】
- 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中,24%的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大约4%的患者的年龄在75岁以上,结果显示老年患者服用本品的疗效及安全性与年轻患者相比并未显示与年龄有关的差异。
- 【药物相互作用】
-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本品与β受体阻断剂、ACE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断剂合用,充血性心衰患者将本品与洋地黄毒苷、ACE抑制剂和硝酸盐类合用,均未发现新的或预料之外的不良反应。2、本品对格列苯脲、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无影响,对苯丙香豆素(相关的香豆素衍生物)的抗凝作用无影响,对地高辛或卡维地洛(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的药动学无影响。健康志愿者将本品与螺内酯合用,后者的肾清除率下降,AUC值增加,但临床经验表明无需调整两药的剂量。3、由于水杨酸类药物与本品竞争肾小管分泌,所以在与本品合用后,水杨酸高剂量组可观察到水杨酸毒性。尽管未对本品与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过研究,但上述药物与呋塞米合用后偶尔可导致肾功能障碍。4、与许多利尿剂一样,吲哚美辛会部分地抑制本品的促尿钠排泄作用。在限制钠摄取(50mEq/天)的患者中可观察到上述现象,但在钠摄取正常(150mEq/天)的患者中未观察到此现象。5、西咪替丁和螺内酯对本品的药动学及利尿作用均无影响。同时服用地高辛使本品的AUC值增加50%,但勿需调整本品的剂量。6、未对合用本品和考来烯胺的人体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过研究,但在动物试验中,考来烯胺使口服本品的吸收率下降,不推荐两药合用。7、同时服用丙磺舒使本品分泌到近曲小管的量减少,便本品的利尿作用下降。8、已知其他利尿剂可降低锂的肾清除率,使发生锂毒性的风险增加,所以两类药物合用必须慎重。未对本品与锂合用后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过研究。9、其他利尿剂可增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依他尼酸的潜在耳毒性,尤其是肾功能损伤患者情况更为严重,未对本品与上述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过研究。
- 【药物过量】
- 目前尚没有过量服用本品的报道,但若过量服用本品,预计的症状有脱水、血容量不足、低血压、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性碱中毒、血液浓缩。过量服用本品后应采用补液和补充电解质。实验室测定本品及其代谢物的血清浓度的方法尚未广泛获得应用。没有数据表明一些生理的手段如调整尿液的pH值可促进本品及其代谢物的消除。血液透析无法清除本品。
- 【贮藏】
- 遮光,密封保存。
友情提示:因拓赛 托拉塞米片(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中药业说明书由药房网商城审核并录入,因此可能会产生本页面说明与商品实际说明书有些许误差的情况,且商品说明书可能会遇到厂家重新修订而导致未及时更新说明书,所以商品使用请以实际说明书为准。 欢迎广大用户纠错,我们定将及时修正!
风险提示:本品为处方药,请凭医师处方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