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详情
他克莫司胶囊

他克莫司胶囊

生产厂家: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4027

剂型/型号: 硬胶囊剂

产品规格: 0.5mgx10粒x5板/盒

商家报价:  起 去购买 

药品名称

他克莫司胶囊

吗替麦考酚酯片

吡非尼酮胶囊

适应症

吗替麦考酚酯片可用于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异反应,吗替麦考酚酯片可与环孢素和...

用于轻、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

规格

0.5mgx10粒x5板/盒

0.5gx20片/盒

0.1gx54粒/瓶

厂家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4027

国药准字H20031277

国药准字H20133376

用法用量

他克莫司的治疗需要在配备有充足实验设备和人员的条件下密切监测。只有在免疫抑制治疗和移植患者管理方面有经验的医师才可处方他克莫司和改变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不慎、无意或在无监督下的他克莫司胶囊和他克莫司缓释胶囊之间的转换是不安全的。这可能导致移植物排斥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包括由于他克莫司全身暴露的临床相关差异而导致的免疫抑制不足或过度。患者应维持他克莫司单一剂型及相应的日给药方案进行治疗。改变剂型或调整剂量只能在移植专家严密的监督下进行。任何剂型转换后,都需要监测治疗药物,并调整剂量以保证他克莫司的全身暴露前后一致。以下推荐起始剂量仅作一般指导。给药剂量主要基于对个体患者排斥反应和耐受性的临床评价辅以血药浓度监测(参见以下推荐目标全血谷浓度)。如果排斥反应临床症状明显,则应考虑改变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他克莫司可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通常先口服给药,必要时将胶囊内容物悬浮于水中,鼻饲给药。(一些移植研究机构报告了鼻饲给药。)在术后早期,他克莫司通常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剂量依所选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而改变。给药方法:推荐每日服药两次(如早晨和晚上)。胶囊从泡罩中取出后应立即用液体送服(最好用水)。切勿吞服干燥剂。建议空腹或餐前1小时或餐后2~3小时服用胶囊。以使药物最大吸收。他克莫司与PVC不相容。用于他克莫司内容物混悬液制备和给药的导管、注射器和其他设备不能含有PVC。给药时限:为抑制移植物排斥、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他克莫司口服给药期限不能设定。剂量推荐:成人术后接受口服他克莫司治疗的推荐起始剂量:对肝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剂量应为按体重每日0.1~0.2mg/kg,分两次口服,术后6小时开始用药。对肾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剂量应为按体重每日0.15~0.3mg/kg,分两次口服,术后24小时内开始用药。移植术后的剂量调整通常在移植术后降低他克莫司的给药剂量。某些情况下可停止联合免疫抑制治疗而改用他克莫司单独治疗。移植后患者情况的改善可能改变他克莫司的药代动力学,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剂量。治疗排斥反应增加他克莫司的剂量、补充类固醇激素治疗、介入短期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都可用于控制排斥反应。如果出现中毒征兆(如明显的不良反应一见不良反应),可能需要减少本品的用量。由其他治疗转换成他克莫司治疗,应以推荐的术后口服起始剂量开始治疗。患者由环孢素转换成他克莫司,他克莫司的首次给药间隔时间不超过24小时。如果环孢素的血药浓度过高,应进一步延缓给药时间。特殊人群剂量调整肝损伤患者对于严重肝损伤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剂量以维持全血谷浓度在推荐的目标范围内。肾损伤患者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不受肾功能影响,因此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然而由于他克莫司潜在的肾毒性,推荐对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包括连续的血肌酐浓度、肌酐清除率计算和尿量监测)。儿童患者:参见“儿童用药”项下。老年患者:参见“老年用药”项下。推荐的目标全血谷浓度给药剂量主要基于对每位患者排斥反应和耐受性的临床评估。他克莫司属于治疗窗狭窄的药物,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当接近,且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大,因此,移植术后应该监测他克莫司的全血谷浓度。目前有一些免疫测定方法用于测定他克莫司全血浓度包括半自动微粒酶免疫测定法(MEIA),以优化给药。将临床测得的个体浓度值与文献发表的浓度值比较时,应慎重并考虑所选的测定方法。在目前临床实践中,用免疫测定方法来监测全血浓度。口服给药时,应在给药后约12小时左右即在下次给药前测定谷浓度。全血谷浓度监测频率根据临床需要而定。由于他克莫司为低清除率药物,调整剂量并维持数日,直至血药浓度达稳态方可进行下一次调整。肝移植患者:临床实践中理想的监测时间为开始服药后的第2天或第3天,移植术后的前1~2周,每周平均监测3次,以后逐渐减少,第3~4周每周2次,第5~6周每周1次,第7~12周每2周1次。维持治疗期应定期监测。肾移植患者:移植术后的前1~2周,每周平均监测1~2次,以后逐渐减少,第3~4周每周1次,第5~12周每2周1次。维持治疗期应定期监测。特殊情况下,如肝功能改变、出现副作用、使用能改变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的药物等时,必须增加监测频率。应在剂量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改变或与其他可能改变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的药物一同服用后监测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临床研究分析表明,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维持在20ng/ml以下,大多数患者临床状况可控。因此当说明全血谷浓度时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状况。肝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内目标全血谷浓度为10~15ng/ml,第2~3个月为7~11ng/ml,3个月后为5.0~8.0ng/ml并维持。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内目标全血谷浓度为6~15ng/ml,第2~3个月为8~15ng/ml,第4~6个月为7~12ng/ml,6个月后为5~10ng/ml并维持。

预防排斥剂量应于移植72小时内开始服用。肾移植病人服用推荐剂量为1克一天两次(一天2克)。日服吗替麦考酚酯片2克/天比口服3克/天安全性更好。治疗难治性排斥的剂量在临床实验中,治疗难治性排斥的首次和维持剂量推荐为1.5克一天两次(3克/天)。特殊剂量:如果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1.3×103/微升),应停止或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对有严重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25毫升/分/1.73平方米),应避免超过1克一天两次的剂量(移植后即刻使用除外)。对这些病人应仔细观察。对移植后肾功能延期恢复的病人不需要做剂量调整或遵医嘱。

本品按剂量递增原则逐渐增加用量,因空腹服用本品时,吡非尼酮在血液中浓度会明显升高,很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因而餐后服用为宜。本品的初始用量为每次200mg,每日3次,希望能在两周的时间内,通过每次增加200mg剂量,最后将本品用量维持在每次600mg(每日1800mg);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耐受情况,若出现明显胃肠道症状、对日光或紫外线灯的皮肤反应、肝功能酶学指标的显著改变和体重减轻等现象时,可根据临床症状减少用量或者停止用药,在症状减轻后,可再逐步增加给药量,最好将维持用量调整在每次400mg(每日1200mg)以上。

剂型

硬胶囊剂

薄膜衣片剂

胶囊剂

不良反应

禁忌症

贮藏

药品名称

他克莫司胶囊

吗替麦考酚酯片

吡非尼酮胶囊

适应症

吗替麦考酚酯片可用于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异反应,吗替麦考酚酯片可与环孢素和...

用于轻、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

规格

0.5mgx10粒x5板/盒

0.5gx20片/盒

0.1gx54粒/瓶

厂家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4027

国药准字H20031277

国药准字H20133376

用法用量

他克莫司的治疗需要在配备有充足实验设备和人员的条件下密切监测。只有在免疫抑制治疗和移植患者管理方面有经验的医师才可处方他克莫司和改变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不慎、无意或在无监督下的他克莫司胶囊和他克莫司缓释胶囊之间的转换是不安全的。这可能导致移植物排斥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包括由于他克莫司全身暴露的临床相关差异而导致的免疫抑制不足或过度。患者应维持他克莫司单一剂型及相应的日给药方案进行治疗。改变剂型或调整剂量只能在移植专家严密的监督下进行。任何剂型转换后,都需要监测治疗药物,并调整剂量以保证他克莫司的全身暴露前后一致。以下推荐起始剂量仅作一般指导。给药剂量主要基于对个体患者排斥反应和耐受性的临床评价辅以血药浓度监测(参见以下推荐目标全血谷浓度)。如果排斥反应临床症状明显,则应考虑改变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他克莫司可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通常先口服给药,必要时将胶囊内容物悬浮于水中,鼻饲给药。(一些移植研究机构报告了鼻饲给药。)在术后早期,他克莫司通常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剂量依所选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而改变。给药方法:推荐每日服药两次(如早晨和晚上)。胶囊从泡罩中取出后应立即用液体送服(最好用水)。切勿吞服干燥剂。建议空腹或餐前1小时或餐后2~3小时服用胶囊。以使药物最大吸收。他克莫司与PVC不相容。用于他克莫司内容物混悬液制备和给药的导管、注射器和其他设备不能含有PVC。给药时限:为抑制移植物排斥、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他克莫司口服给药期限不能设定。剂量推荐:成人术后接受口服他克莫司治疗的推荐起始剂量:对肝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剂量应为按体重每日0.1~0.2mg/kg,分两次口服,术后6小时开始用药。对肾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剂量应为按体重每日0.15~0.3mg/kg,分两次口服,术后24小时内开始用药。移植术后的剂量调整通常在移植术后降低他克莫司的给药剂量。某些情况下可停止联合免疫抑制治疗而改用他克莫司单独治疗。移植后患者情况的改善可能改变他克莫司的药代动力学,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剂量。治疗排斥反应增加他克莫司的剂量、补充类固醇激素治疗、介入短期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都可用于控制排斥反应。如果出现中毒征兆(如明显的不良反应一见不良反应),可能需要减少本品的用量。由其他治疗转换成他克莫司治疗,应以推荐的术后口服起始剂量开始治疗。患者由环孢素转换成他克莫司,他克莫司的首次给药间隔时间不超过24小时。如果环孢素的血药浓度过高,应进一步延缓给药时间。特殊人群剂量调整肝损伤患者对于严重肝损伤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剂量以维持全血谷浓度在推荐的目标范围内。肾损伤患者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不受肾功能影响,因此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然而由于他克莫司潜在的肾毒性,推荐对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包括连续的血肌酐浓度、肌酐清除率计算和尿量监测)。儿童患者:参见“儿童用药”项下。老年患者:参见“老年用药”项下。推荐的目标全血谷浓度给药剂量主要基于对每位患者排斥反应和耐受性的临床评估。他克莫司属于治疗窗狭窄的药物,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当接近,且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大,因此,移植术后应该监测他克莫司的全血谷浓度。目前有一些免疫测定方法用于测定他克莫司全血浓度包括半自动微粒酶免疫测定法(MEIA),以优化给药。将临床测得的个体浓度值与文献发表的浓度值比较时,应慎重并考虑所选的测定方法。在目前临床实践中,用免疫测定方法来监测全血浓度。口服给药时,应在给药后约12小时左右即在下次给药前测定谷浓度。全血谷浓度监测频率根据临床需要而定。由于他克莫司为低清除率药物,调整剂量并维持数日,直至血药浓度达稳态方可进行下一次调整。肝移植患者:临床实践中理想的监测时间为开始服药后的第2天或第3天,移植术后的前1~2周,每周平均监测3次,以后逐渐减少,第3~4周每周2次,第5~6周每周1次,第7~12周每2周1次。维持治疗期应定期监测。肾移植患者:移植术后的前1~2周,每周平均监测1~2次,以后逐渐减少,第3~4周每周1次,第5~12周每2周1次。维持治疗期应定期监测。特殊情况下,如肝功能改变、出现副作用、使用能改变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的药物等时,必须增加监测频率。应在剂量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改变或与其他可能改变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的药物一同服用后监测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临床研究分析表明,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维持在20ng/ml以下,大多数患者临床状况可控。因此当说明全血谷浓度时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状况。肝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内目标全血谷浓度为10~15ng/ml,第2~3个月为7~11ng/ml,3个月后为5.0~8.0ng/ml并维持。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内目标全血谷浓度为6~15ng/ml,第2~3个月为8~15ng/ml,第4~6个月为7~12ng/ml,6个月后为5~10ng/ml并维持。

预防排斥剂量应于移植72小时内开始服用。肾移植病人服用推荐剂量为1克一天两次(一天2克)。日服吗替麦考酚酯片2克/天比口服3克/天安全性更好。治疗难治性排斥的剂量在临床实验中,治疗难治性排斥的首次和维持剂量推荐为1.5克一天两次(3克/天)。特殊剂量:如果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1.3×103/微升),应停止或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对有严重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25毫升/分/1.73平方米),应避免超过1克一天两次的剂量(移植后即刻使用除外)。对这些病人应仔细观察。对移植后肾功能延期恢复的病人不需要做剂量调整或遵医嘱。

本品按剂量递增原则逐渐增加用量,因空腹服用本品时,吡非尼酮在血液中浓度会明显升高,很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因而餐后服用为宜。本品的初始用量为每次200mg,每日3次,希望能在两周的时间内,通过每次增加200mg剂量,最后将本品用量维持在每次600mg(每日1800mg);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耐受情况,若出现明显胃肠道症状、对日光或紫外线灯的皮肤反应、肝功能酶学指标的显著改变和体重减轻等现象时,可根据临床症状减少用量或者停止用药,在症状减轻后,可再逐步增加给药量,最好将维持用量调整在每次400mg(每日1200mg)以上。

剂型

硬胶囊剂

薄膜衣片剂

胶囊剂

不良反应

禁忌症

贮藏

工作日 9:00-18:00

True { }